四大维度对比,看懂BIM对CAD的“降维打击”

当前位置:首页 >> 低空经济案例

低空经济案例 2025-11-03 15:21:14 18

BIM介绍




image.png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已从传统建筑行业逐渐扩展至现代农业领域,特别是在温室工程设计当中。许多人简单地将BIM视为CAD的“升级版”,认为二者仅是平面与立体表现形式的区别,但实际上,BIM与CAD是架构迥异、应用逻辑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在核心理念、协作方式和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在温室工程设计中,BIM究竟具备哪些优势?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


CAD技术(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依托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工程绘图与数据管理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二维制图,如温室项目的平面布置、立面与剖面表达及关键数据标注等。然而,CAD图纸通常以独立文件形式存在,各视角图纸之间缺乏关联。一旦某一数据发生变更,就必须手动逐一修改全部相关图纸,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image.png


相比之下,BIM则是一种贯穿工程设计、建造与运维全过程的数字化工具。它通过构建参数化、信息整合化的三维模型,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传递,使工程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并高效响应各类建筑信息。BIM为设计团队、施工单位及运营单位等各方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在提升生产效率、控制建设成本和缩短项目周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尽管BIM和CAD都属于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数字技术,但它们的功能定位与应用范围截然不同。CAD作为传统的设计工具,侧重于二维制图,如绘制符合比例要求的建筑图纸和机械零件图等,已逐渐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信息集成与协同作业的高要求。


而BIM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旨在提升建筑过程的可靠性与整体效率。它构建出一个共享的数字信息平台,使所有项目参与方能够实时沟通、协同工作。BIM不仅涵盖视觉设计内容,更包含建筑结构、功能属性与性能参数等多维信息。


借助BIM,设计人员可提前识别潜在问题,并通过模型快速调整以解决冲突,从而显著提高设计质量与项目管理水平,最终实现资源投入的优化和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



相比CAD,BIM技术将在四个方面重塑温室工程设计


从2D到3D,可视化设计更直观



CAD设计基于二维平面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通过点、线、面组合表达温室建筑结构,依赖人工想象三维形态,仅包含几何信息,数据静态且孤立,修改需手动调整多张图纸。


BIM则可以构建三维参数化模型,直观展示建筑立体形态,支持动态漫游和空间关系验证,减少设计误解。业主可通过虚拟模型“行走”体验温室空间布局,尤其适用于异形或复杂结构的温室设计(如弧形顶棚、多跨度连栋温室)。其参数化建模功能允许设计师通过调整参数(如跨度、高度)自动更新模型,减少人工修改工作量。


image.png



从各自为政到协同设计,减少返工风险


传统CAD设计,土木、结构、机电等各方面设计师各自画图,整合后常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如:温室设施规划位置与支撑梁冲突、开窗位置与温室结构不匹配等,还容易造成图纸版本混乱问题,施工方往往拿不到最新版图纸,影响项目进度。


BIM技术支持多专业协同设计(结构、机电、水利等),通过集成模型自动检测管线碰撞(如灌溉管与电力线路冲突),并进行施工模拟,减少施工阶段的返工风险。


碰撞检查:温室需集成通风、灌溉、光照、暖通等多套管线系统。BIM通过多专业模型叠加(如结构骨架、机电管道、环控设备),自动检测空间冲突,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预防”,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设计/深化阶段)。直接节约返工成本,间接节约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项目整体效率与质量。


image.png



施工模拟:借助4D BIM技术(三维模型+时间维度),可动态模拟温室搭建顺序、设备进场节点及人员机械配置。


image.png



从单纯设计到工程量统计与成本控制,功能更全面


CAD的核心是“图纸”,而BIM的核心是“数据”


CAD‌功能局限于绘图,复杂分析需借助外部工具或人工计算。


BIM模型不仅包含几何信息,还包含材料、成本、供应商、施工工艺等数据,可自动生成钢材、玻璃、灌溉设备等构件的精确工程量清单,误差率低于5%,这让建筑管理变得更智能。



image.png


image.png




全生命周期管理,外延更广


CAD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设计与施工阶段,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


BIM模型涵盖设计、施工、运维全阶段数据。例如,运维阶段可通过BIM模型查询设备安装位置、维护周期,结合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室环境(温湿度、CO₂浓度),提升管理效率。


设施农业作为集约化、高效益的现代农业模式,其复杂性与精密性要求日益提升。长久以来,荷兰以其先进的三维设计图纸引领着行业标准,为高效温室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在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优管理的今天,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不仅能够延续并强化三维可视化的优势,精准呈现设施结构、设备布局与种植空间,更能实现质的飞跃。通过BIM,我们不仅能“看”得更清晰,更能进行精准的碰撞检测,提前化解设计冲突;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优化建造流程;并构建涵盖设计、施工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库,为设施农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升级提供革命性的技术支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BIM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协同应用于温室工程设计成为行业发展主流趋势之一,利用BIM的微观信息和GIS的宏观信息,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从而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BIM+GIS的结合还可以增强温室项目的全周期管理能力,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和维护阶段都能得到支持。


image.png




BIM、GIS这些新兴技术作为建筑设计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院所、企业所应用。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立足新技术,针对现代设施农业,开发新业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南院),隶属世界500强企业第13名——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历经70余年发展,中建西南院已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建筑设计院。中建西南院科技部设立了专业从事数字化创新业务的新部门——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简称:数创中心)。数创中心以BIM、低空经济(GIS)、全栈自研BIM软件等为主营业务,凭借西南院深厚的行业积淀和技术基因,将新技术与现代农业结合,致力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数字化创新与实践,助力现代农业降本增效,数智化发展。



image.png






19181735544 ScanQRCode